《
聖豆氏》是一本以聖鬥士人物為主的童話集。其中收錄了我的作品《彼岸花》、《天鵝的城堡》和《豆氏童話集》。
《彼岸花》是我最早的一部聖鬥士同人作品。開篇是聖域的慰靈地,兩個孩子為自己劃下未來的墳墓。全文以
米羅的視角為主要線索,刻畫了穆、卡妙、艾歐利亞、沙加等黃金聖鬥士童年時代的形象。
《天鵝的城堡》的靈感來自於車田筆下的“哈
迪斯城”,它的原型就是德國巴伐利亞州著名的“新天鵝堡”。
這是一個關於
迪斯馬斯克和
阿布羅迪的故事,不願當聖鬥士的孩子,最終還是沒能逃脱宿命的安排。童年時代純真的友情和美好的理想,都如同那個酷似天鵝城堡的建築一樣,分崩離析,消失無蹤。
在《豆氏童話集》這個系列裏,收錄了我根據童話名著改編的幾個短篇,以詼諧幽默為主基調,人物均來自聖鬥士的故事。
我經常使用“豆豆”這個筆名,在一個朋友的建議之下,曾將暱稱改為“聖豆氏”,這本書也因此得名。
鹹菜豆瓣
宮前的石階上,兩個五、六歲大的孩子,正沿着石階一前一後往下飛跑。在他們身後,夕陽為整個聖域抹上了一層金紅。
順着這條路一直走的話,他們很快就能到巴特農神廟,再往下就是雅典城了,不過看起來他們似乎並不打算進城,領路的那個孩子中途折向山路,幾個轉折之後,他們面前出現了一片曠野。
這片曠野位於白羊宮和競技場之間,也屬於聖域的轄地,但彷彿有一種無形的東西,將它和聖域十二宮生生分隔開來。温暖的陽光照不到這裏,遍地雜草野花,間或有些低矮的石碑,上面刻着不同的名字和年份。一陣風吹過,長着一頭藍色捲髮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哆嗦。
“這是什幺地方?”他問。
“慰靈地。”帶他來的同伴答道。
“這些石頭上為什幺還刻着字?”孩子繼續問。
“因為每塊石頭下面,都埋着一個戰死的聖鬥士,那是他們的名字。”同伴淡淡地説。
“我們將來也會成為聖鬥士的,對吧。”孩子對未來充滿了自信……